新葡萄(AMG·CHINA)官方网站

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培训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新葡萄AMG官网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赋能高精尖人才:能源企业专业技术培训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10/15 09:35:23   Click: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目前,国内油气行业形势喜忧参半,而专业技术人才是助力企业创新与突破的核心力量,这类群体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内部业务/产品的迭代升级,甚至决定了未来的市场开拓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以下简称“胜利油田”)时,提出了“端牢能源饭碗”的殷切嘱托。于是,胜利油田党校(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党校”)近年来努力肩负起“为员工赋能、为企业加油、助力战略落地”的重要使命,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转型路径


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中国石化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强基工程’,建强一线骨干人才方阵”的人才战略部署。基于此,胜利油田又启动了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深度培养计划。本项目由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牵头,联合业务部门共同制定实施方案,旨在为组织培养一批业务专、技术精、功底深、视野宽”的高精尖人才。


01 以己为镜,即时“寻医问药”


自省,不仅是个人,也是组织通往智慧与卓越的桥梁。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很容易迷失方向,忽略了内部真正的发展需求。此时,必须通过反思和复盘,审视过去的方案、做法,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与动机,方能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


反思经历,揭示“四不用”

以往,同类型项目多是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的短期培训,并未采取成果转化的设计。虽然有些课程获得了好评,但学员对改变的抵触情绪和习惯行为仍然保留,这就导致他们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学前状态。


“学不为用”  经分析发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培训内容未能聚焦实际工作和专业需求。因为这类培训的内容常会涉及到地质、开发、注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如果内容设计与业务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容易让学员无法将所学与实际经验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起联系。一旦“学”远离了“用”,就变成了“无学可用”。

“学不愿用”  其次,是学员转化的动机与动力不足。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对参训积极性不高,认为“培训没有用”或者“对工作不重要”。这属于对培训作用和效果认识不清,如果学员被动、应付地“学”,自然不愿意“用”。

“学不会用”  另外,还有些学员缺乏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方法和指导。即便他们能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但若仅停留在观念、信息等理论层面,无法将其与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链接,也不能解决岗位问题。这实际上是培训设计更关注如何“给予”,而忽视了转化路径和专业教导,导致学员“学不会用”。

“学不能用”  参训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也缺少应用所学的机会和环境支持。当他们试图在工作中进行学用转化时,如果得不到直接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就会因为缺少条件/氛围,不能及时应用知识,进而很快遗忘所学。


取长补短,重构方案

如果不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培训就是白白浪费资源。本次,我们以推动学员行为改变为中心,特别搭建了“三阶九步”全流程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将涉及勘探、开发、采油、集输、基建、设备、新能源及信息化这八个专业领域,体量巨大。


因此,项目周期至少为六个月,前两个月学员要进行专业学习,完成系统提升后再赴国内知名高校或企业开展研学;后四个月为实岗锻炼,学员要回到工作岗位将所学与工作实际链接,促动学用转化。

对项目组而言,我们则需要依次推进训前、训中、训后共三个阶段、九个环节的落地,确保学员能够顺利完成不同时期的学习任务。

分解设计方案

分解设计方案


02 逐级落实,贯彻各层面要求


培训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组织的共同责任,需要领导支持、跨部门协作、员工积极参与。


上下联动选拔学员

“业培一体”的环境是这次培训的首要建设任务,其中包括邀请业务部门参与项目的需求调研,梳理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项目组做到全程把关论证;在培训内容、模式及学用转化的环节设计等方面取得业务部门的支持,确保教学内容聚焦生产问题,且与业务目标存在较强的关联度。这是为了从源头上把住大方向,解决“学不为用”的核心节点。

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直接领导的支持。在项目实施前,我们便要求学员就此次培训目标、内容及任务等,与直接领导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沟通,由他们共同列出希望通过培训来解决的工作问题,并填写“转化意向单”。


只有在“想”完成转化的前提下,学员才会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主动解决“能不能”和“行不行”的问题。为了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动机)”,我们在筛选培训对象时,先让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库中的人员自愿报名,并通过PPT展示的形式,进行工作内容及个人培训需求的汇报,由组织、业务和培训部门联合确定参培名单。之后,业务部门还需要和目标参训学员明确培训的重要性、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以及相应的学用转化要求,让对方保持正确的培训动机和学习态度。


不断强化执行力度

在实施阶段,我们全力打造一个尽可能贴近现实的训练环境,同时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以便让学员能够更加容易地将所学与工作进行链接,缩小“学”与“做”之间的差距感。


课堂专训  首先,我们会将学员填写在转化意向单中且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反馈给授课讲师。紧接着,在开课前,就讲师及主要授课内容进行预告,方便学员提前了解相关信息。最后,每堂课还会预留30分钟,让学员结合讲授内容、工作实际、转化意向单,进行积极思考并与讲师发生对话。


自我提问  本环节将借助ORID(焦点讨论法),引导学员从“学、感、思、行”四个维度总结每日课程,将上一环节所提及的知识、问题和解决思路及时地收集、处理、输出。通过客观事实、感受经验、思考分析和决策行动这四个层层递进的逻辑问题,学员能够厘清思路,加快对知识的内化。


团队共创  完成个人学习后,学员需要参与团队共创,发挥集体的力量,彼此分享经验,深化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

谋划行动  学习是一场无限“游戏”,不以培训结束而终止。学员还需要系统整理转化意向书中的难题与转化追踪卡里积累的团队智慧,基于此确定自己应采取的方案,填写“行动计划表”。其中包括分解的行动措施、时间节点及监督人,等等。


回到岗位后,学员先就计划表与直接领导进行沟通,探讨行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所需要的资源,再逐项推进。期间,讲师也应分别在课后、1天后、阶段任务后及学习末,通过“一课一问”“一日一结”“一题一讨”“一期一案”,来解决学员“学不会用”的问题,做到及时引导。


03 规范管理,促动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本次培训中,邀请了资深专家提供全程帮扶指导。

学员可以把实岗锻炼中碰到的问题,反馈给项目组,由项目组与业务部门商讨,为其匹配油田相关领域的帮扶专家,一对一剖析重点问题。


另外,我们还会定期对学员、同事及其直接领导进行调研。

学员要将具体情况填入“转化落实书”,并交由直接领导审核、签字。基层组织通过对转化的评估鉴定,能够快速了解培训落实程度。


在四个月的实岗锻炼后,项目组将安排集体汇报,部门领导、业务及培训专家都将参与其中。

学员要围绕行动计划,陈述所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成果。

等所有学员完成汇报后,评审专家不仅需要集中解答问题,还应对每个学员进行点评、指导、打分。这些成绩将同步录入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库。


作者:王喜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党校(培训中心)

来源:《培训》杂志

XML 地图